目前分類:看過的電影 (11)
- Feb 19 Fri 2010 11:52
【艋舺 – Monga】
- Jan 30 Sat 2010 11:09
【風雲二】- The Storm Warriors II
今天看了【風雲二】。
真的亂難看的。
除了驚嘆郭富城與鄭伊健永遠不會老,對郭富城的身材流點口水,加上對某幾招在漫畫中看熟的招式,有些“喔!特效做的不錯“的感覺之外,沒有其它值得一提的東西。
劇中人物幾乎沒有稱的上有意義的對話,兩位女主角「雲大哥,風大哥」的連續熱情呼喊,把我的周公大哥都叫來了。
最近看電影老是覺得怎麼故事主軸都虛的要命,好像世界上該講的故事都已經講完,現在只能玩弄特效,讓觀眾在電影院“喔!哇!眩!“一個半小時,走出來只剩下一片虛空的感覺。
可是風雲明明本來就有寫好的故事,編劇又不用重新想像一個,那就是說編劇連說個故事的功力都無。
大家似乎忘記,電影是說故事的一種方法,當電影無法好好的把故事說完整,卻只是充斥一堆眩目的聲光效果與大卡司,那麼他們即是忘卻了電影之所以存在的初衷。
說起風雲我倒還記得一個故事
- Dec 29 Sat 2007 12:38
【Tony Takitani: 東尼瀧谷】
家裡電視有莫名的電影台可以看,就有機會看到莫名的好電影。昨天重看一次【飲食男女】,今天又看到【Tony Takitani: 東尼瀧谷】。
東尼瀧谷的父親,Shozaburo Takitani,是個吹伸縮號的爵士樂手,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去了上海,在十里洋場的爵士酒吧裡自顧自的吹奏著伸縮喇叭,他既不關心這所謂的世界大戰,更不是什麼厲害的間諜,他只是個恰巧活在戰火蔓延下中國的日本人。Shozaburo 在戰爭爆發後被關進監獄,而他是能活著走出監獄僅存兩人的其中之一。回到日本後,過了幾年遊蕩的生活,最後娶了一個遠房的親戚當老婆。老婆懷孕生下孩子三天後就去世了, Shozaburo 一個美國將軍朋友建議「不如你就把這個孩子取跟我一樣的名字吧。」所以東尼瀧谷雖然是一個在日本出生,裡裡外外百分之百的日本人,卻有著一個英文名字 - Tony。
一個活在戰敗後日本的孩子,居然有一個英文名字,想當然爾不會太受歡迎,加上父親總是在外地公演,東尼被迫(或者該說天生)習慣一個人孤獨的生活。
他孤獨的長大,成為一個有自己工作室的插畫家,不跟人做必要性以外的接觸,一直到他認識了一個女孩,一個他這樣形容的女孩:
“I've never met anyone who inhabits their clothes with such obvious relish as you.”
- Dec 20 Thu 2007 14:15
Europa Europa
今天又看到神奇的電影
改編自 Solomon Perel 的自傳,《Europa Europa》描述一個猶太男孩如何在二次世界大戰的烽火中生存下來的經過。本片曾贏得1992年金球獎最佳外語片。
這個猶太男孩出生在德國,所以會講德文,他的姊姊在1938年「水晶玻璃之夜」(Kristallnacht) 事件中去世,而剩下的家人則逃亡到波蘭。在「九月之役」(September Campaign) 波蘭被德國佔領之後,主角和他的哥哥又被送到一個俄國人的孤兒院,在這裡他又學會說俄文。所以基本上他是個會講德文又會講俄文的猶太人。
影片本身拍的如何就不多說了,因為這個故事情節實在太神奇了。
- Nov 05 Mon 2007 07:16
Stay Alive:生存遊戲
星期天無事的下午,看到這部電影。
《Stay Alive:生存遊戲》
這部絕對不是什麼偉大的名片,故事就是在說一群愛打電動的青少年,在因源際會下得到了一個還在測試階段的恐怖生存遊戲軟體。開始玩之後才發現玩家在遊戲中死後,在現實生活中也會以同樣的方式死去。而剩下的人就要想辦法解開故事的迷團,才能… well, Stay Alive…
- Oct 03 Wed 2007 09:30
Resident Evil: Extinction
在電視上看到[惡靈古堡3]的廣告
啊~ 非要看啦!!
其實我是個愛打電動的女生
不,我不玩線上遊戲,也不玩戰略遊戲
可愛的遊戲當然會玩,曾經連續玩[塊魂]八個小時,到現在我還是不了解那顆球的魔力在哪,明明畫面不精緻,配樂也是整個呆,但搖桿一拿起來就會陷入”我一定要把所有的東西都黏在球上”的執著狀態,是個恐怖的遊戲,如果不想嗑薬又要感受奇妙的恍神狀態,我推薦[塊魂]!!
不好,剛查了一下,塊魂第四彈: Beautiful Katamari (only on XBOX 360,謠言說PS3也會出),將於十月十五號在北美上市!! (大呆!把你的360給我!!!)
言歸正傳
- Sep 10 Mon 2007 07:30
We don't live here anymore
昨天看了這部電影 "We don't live here anymore"
本來以為會是部好片
結果很爛
是很爛
你可能要問我, 真的這麼爛, 你為什麼要浪費時間寫這篇, 害讀者要浪費時間讀這篇
因為, 因為這實在是太爛了, 我覺得我有義務告訴大家, 如果不小心你發現電視在播的話
- Sep 05 Wed 2007 09:09
日出日落
Netflix, 我的網路DVD出租中心, 有一個神奇的DVD推薦功能
只要給看過的電影一到五顆星的評分, 神奇推薦小幫手就會出現
莫名熱情的說... "根據你的給分, 你應該會喜歡看以下的二十部電影!"
在隨意瀏覽時看到【Before sun...】, 我就想...
喔! 愛在黎明破曉時! 不錯啊, 重看一次吧
按下選擇鍵, 就以雀躍的心情期待DVD的到來
兩天後, 紅色裝著DVD的信封準時出現在信箱裡
- Aug 24 Fri 2007 07:33
風櫃來的人/最好的時光
大導演侯孝賢, 做為八0年代台灣新電影的中堅份子之一,
曾經帶給我們《風櫃來的人》、《冬冬的假期》、《童年往事》、《戀戀風塵》等等伴隨電影迷長大的好片
當然在看過《尼羅河女兒》之後, 體驗到侯導著名的定格無人長鏡頭...
三分鐘之後
我曾經發誓再也不看這個瘋子拍的電影 (那時應該不知道導演是誰. 還有... 為什麼 為什麼 要選楊林當女主角)
而且基於年齡的關係(八0年代我還在念小學), 我可能是在發誓不看侯孝賢的電影之後才看《風櫃來的人》.
《風櫃來的人》是我很喜歡的一部電影, 應該有因此迷戀鈕承澤一陣子
這些早期的作品, 或多或少都是導演, 編劇親身的經歷
主要的題材都是青少年的掙扎, 覺悟, 成長 而背景則是經濟起飛, 社會結構快速變遷中的台灣
- Aug 16 Thu 2007 08:13
在夜幕降臨前 Before Night Falls _ 強尼戴普男扮女裝
IFC 今天播了 Before night falls
邊吃火腿三明治 邊把電影看完了
這是古巴同性戀作家 Reinaldo Arenas 的傳記電影
男主角哈維巴登 (Javier Bardem) 因此片獲得多項影展提名並獲得2000年威尼斯影展的影帝頭銜
在電影中Reinaldo Arenas的一生非常符合一般人對同性戀藝術工作者的刻板印象
貧窮童年 共產鐵幕 兩年牢獄 流落紐約 最後在47歲受不了愛滋病痛折磨而死
Arenas到美國之後其實是活躍於反卡斯楚極權統治活動的 但電影本身對此著墨不多
- Aug 15 Wed 2007 10:31
香水 Perfume: The Story of a Murderer
又失敗了
又先看了書 才看電影 忘記 “藝妓回憶錄“ 的教訓
又是一部沒看過書應該會覺得還不錯的電影
畢竟影像架構 色彩 選角 配樂 都處理的不錯
敗筆就是 離原著主角的角色設定
完全沒關係
做什麼要葛奴乙在行刑台想起他第一個殺的女孩